1.水泥管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形式进行开挖。开挖之前先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画出开挖轮廓,确定开挖机具停放的位置及弃碴位置,开挖时采用放坡开挖,必要时进行坑壁防护。当基坑位于原有的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要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浇水流。
2.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压实度应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3.基座的施工基座可立模现浇,砼使用强制式砼搅拌机现场拌合,基座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基砼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管底以下部分,并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4.管节的安装圆管涵的砼管节计划在专业预制厂购买,用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管节从下游开始安装,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水泥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坡度敷设。
5.接缝处理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严禁加大接缝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应用沥青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
自然养:自然养护就是不需要蒸养池,水泥管打完后把水泥管和模具放在露天进行自然养护,一般水泥管打完后需要一天的时间进行露天养护,第二天才能开模,开模后还需要进行4--6天的自然养护,每天还要专人对水泥管喷三次水,时间一般是上午一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喷水的目的是保持水泥管的湿度使混凝土能够自己慢慢凝固,喷水的次数也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和天气的湿度而增加和减少喷水的次数。但是自然养护需要的模具比较多。
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污水治理工程的大力兴建,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市政建设和市政改造,排水管行业的形势应该说非常好。钢筋砼排水管的生产技术也随着管材的产量、质量、规格品种的发展而有了限大的进步。在上世纪的50~60年代,我们的制管工艺主要以手工振捣工艺为主;离心工艺逐渐占主异地位,当时制定的行业标准JC130-67就是以离心工艺为主制订的;到了70~80年代,悬辊工艺开始为国人所接受,当时离心、悬辊成为二个主要的制管工艺;从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改革开发,我国与国外先进国家制管技术的交流日益频繁。并逐步从国外引进了十几条先进的径向挤压制管、芯模振动制管工艺生产线,使排水管的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飞越。目前,可以说国外所有的制管工艺,我国都有了。这在其他水泥制品行业是不多见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各种制管工艺的现状。